版權宣告
(創用CC 3.0 台灣)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
- Jun 24 Tue 2008 21:17
《最遙遠的距離》—我所「看」到的聲音
- Jun 23 Mon 2008 10:50
《最遙遠的距離》— 故事
三個壓抑、失落、迷惘、孤寂的靈魂,藉著聲音,生命有了某種交集。
阿才,婚姻觸礁的精神科醫師,自稱在販毒,販賣麻醉心靈的毒,最喜歡角色扮演—無論是面對他工作上的個案、找來的應召女郎,或是邂逅的檳榔西施—與其說他在治療別人,不如說他在解放習慣壓抑的自己。遺憾大學時代沒有把握住的最愛,之後結婚,與妻子感情淡漠卻又遲未離婚,他的心是被禁錮的靈;情感需要定錨,卻找不到對象,只好寄託一次又一次肉體感官的刺激。
小雲,與上司有著出軌戀情的Office Lady。她日復一日工作,卻不知所為為何;愛上了不該愛的人,使得需要倚靠的心靈,像永遠無法平衡的三角椅。小雲無意間收到陌生人小湯寄給前房客的錄音帶,由於好奇心的驅使,讓她開始聆聽這一卷又一卷錄音。她聽到東海岸的潮聲、稻浪聲,聽到小湯與小學生的對話、聽到阿才與檳榔西施的對唱。在繁華喧鬧的台北,帶著耳機,用這些來自遠方的聲音,把自己隔絕在只屬於自己的世界,任由這些聲音讓麻痺、沈睡的靈魂甦醒。
他們因著不同的緣由、同樣的目的(自我救贖),不約而同來到了台東海岸展開自我放逐、尋找自我、聆聽內心聲音的旅程,終究: 最遙遠的距離, 是我知道你在我心裡面, 可是卻聽不到、碰觸不到。 那個你,似是你、是妳,其實是自己。
- Jun 23 Mon 2008 10:30
《最遙遠的距離》—故事
- Jun 10 Tue 2008 23:38
夏日的蜂蜜檸檬
- Jun 07 Sat 2008 13:13
《Once》
男主角(Glen Hansard飾)是一個很有才氣卻(還)沒有發跡的音樂創作者兼歌手,平日在爸爸開的吸塵器修理店工作,也在街頭賣藝。他曾有過一段深刻的感情,卻因為被背叛,情感受創;即便如此,他還是對前女友念念不忘。他的內心孤寂,在音樂創作上,渴望被瞭解、被欣賞,在情感上,想要有個寄託與連結。
女主角(Markéta Irglová飾)是捷克的移民,和先生分隔兩地,帶著媽媽和女兒在愛爾蘭打拼,雖有音樂才華,卻不被先生瞭解,更沒有機會表現和發展。只有在幫傭、賣花的空檔,到熟識的樂器行,彈鋼琴過過癮。雖然她對現實生活沒有太多不滿,但心中某一塊角落,仍然匱乏與空缺。
這樣的兩個人,因著對音樂的熱愛與欣賞彼此的才華互相靠近,進而相知相惜擦出了火花,但現實及種種顧慮,使得他們的心一度靠得很近,終究也只讓這心照不宣的情愫成為彼此生命中的一段「曾經」(once)。
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演員和音樂。這是部小成本製作的電影,導演找來在現實生活中本就是歌手和樂手的Glen Hansard 和Markéta Irglová分飾男女主角,演來清新、自然不做作;而整部片的配樂是兩人的合作成果,透過音樂作為旁白,讓片子一氣呵成。
主題曲《Falling Slowly》曾獲得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而據說,Hansard 和Irglová拍完電影,便(變)拍拖,為這部電影增添了花絮。
《Once》片花
每個人生命中都會遇到一些人,有些人成了過客,有些人常駐在彼此生命,有些人雖然走進又離開,卻永遠活在心裡。要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才能成就一段好的感情。片子的副標“How Often Do You Find the Right Person?”或許也可以是: “How Often Do You Find the Right Person at the Right Time?”
這兩首歌,節奏抒情,娓娓道出情感的真切和渴求。
Glen Hansard 和Markéta Irglová 《Falling Slowly》 |
Markéta Irglová 《If You Want Me》 |
- Jun 07 Sat 2008 00:42
《Once》
- May 29 Thu 2008 14:43
IF— 假如
Image Source: Wikipedia
Rudyard Kipling(1865-1936),英國人,生於印度。他是英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詩人與小說家。主要著作有兒童故事《叢林之書》(The Jungle Book,1894年)、印度偵探小說《基姆》(Kim,1901年)、 詩集《營房謠》(Gunga Din,1892年)、短詩《如果》(If—,1895年)等。
值得一提,《叢林之書》和《基姆》的內容常被童軍創始人貝登堡(Baden-Powell)作為童軍活動的參考,教導幼童軍勇敢、機智,不怕險、不怕難。
“If”寫於1895年,並於1910年在 “Rewards and Fairies”一書中發表(pp.181-182)。
根據Kipling過世後才出版的自傳"Something of Myself "(1937),這首詩是受到Dr. Leander Starr Jameson的啟發。1895年 Dr. Jameson(詹森)率眾對德蘭士瓦共和國(Transvaal)逕行突擊,史稱"Jameson Raid";這個突擊失敗,使得英國和德蘭士瓦共和國間的張力升高,最後導致第二次波爾戰爭(Second Boer War)。雖然突襲沒有成功,但英國媒體將詹森塑造成災難英雄,將突襲說成是英國的勝利。(translated from: If—Wikipedia)
- May 29 Thu 2008 02:28
IF— 假如
Image Source: Wikipedia
(Permission: If you can type yourself when all about you are copying and copying from you)
- May 22 Thu 2008 08:59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Butterfly Lovers Violin Concerto
Image Source: JupiterImages,Photographer: Hemera Technologies
前幾天與朋友聊天,友人感嘆世界上的經典戲曲、歌劇、音樂作品,幾乎是西方人的天下,幾乎不見華人的作品。這番話,讓我想起何占豪和陳鋼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這首曲子,算是華人作品中,較為西方樂壇所知的。把這篇文章歸類在「情歌DoReMi」,應該很恰當,因為樂曲所陳述的故事,便是梁山泊與祝英台淒美動人的愛情。
喜歡這首樂曲,因為閉上眼睛,用耳朵、用心,就可以聽到樂器說出的故事、「看」到樂音所描述的風景。
【故事】
浙江祝家莊的祝員外有個聰穎美麗、又好讀書的女兒,女扮男裝赴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書生梁山伯,相談甚歡,於草橋亭義結金蘭。而後,兩人同窗共讀三年,形影不離,感情深厚,但山伯始終不知英台實為女兒身。三年之後,英台返鄉,二人依依不捨,十八相送,在途中祝英台不斷暗示梁山伯,表達對他的愛意,可是木訥遲鈍的山伯並沒有會意。
一、兩年後,梁山伯才知道原來英台是個女子,立刻奔向祝家提親,可惜那時祝英台已被許配給馬文才;英台抗拒這門婚事,並與山伯樓台相會,表明心跡。奈何抗婚不成,其後,梁山伯抑鬱而死。英台出嫁之時,繞道梁山伯墳前,她下轎祭拜,痛哭不已,此時雷雨交加,墳墓突然爆裂,英台縱身躍入墳中,墳墓又閉合,剎時,風雨驟停,彩虹出現,為梁祝化身的兩隻蝴蝶在空中翩翩飛舞……。
【音樂】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是何占豪、陳鋼於1958年完成的作品,當時兩人還是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他們以越劇《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旋律為基礎,創作出這首日後風靡華人界的管弦樂曲。1959年,於上海南京大戲院首演,並由兩人的同學俞麗拿擔任小提琴獨奏的部分。
整曲大別為「相愛」、「抗婚」、「化蝶」三個主題,樂曲結構包括:
(一)呈示部(引子與主題、草橋結拜、自由華彩、同窗共讀、十八里長亭相送)
(二)展開部(抗婚、樓台會、哭靈、控訴、投墳)
(三)再現部(化蝶)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後來被改編成許多版本,有的仍維持協奏曲形式,但改由不同樂器獨奏,有的則改編為獨奏曲、主題變奏曲等。
演出:呂思清、廣州交響樂團
演出:黃安源(二胡)、黃晨達(高胡)、香港中樂團
與小提琴相較,我比較喜歡胡琴。胡琴沒有指板,所以在樂音的表情上比較豐富、力度的變化可以更大,更能表現出哀淒、幽怨和飄渺。不知各位比較兩種版本後,意下如何?
【延伸閱讀】
對何占豪、陳鋼以及俞麗拿的訪談,以及關於《梁祝》樂曲和其他演奏家的介紹。
★ 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上)(下)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的樂曲介紹與賞析。詳細的解說配合音樂的播放,知識性、娛樂性兼具,共分上、下二段錄音,每段十四分鐘。
★ 梁祝
可說是「梁祝」的小型資料館,包括梁祝傳說、史考、戲劇、小說、音樂...等。
★ 俞麗拿在鋼琴伴奏下演奏《梁祝》(自影片02:28處開始)
鋼琴伴奏為劉詩昆。此次表演,節奏似乎稍快了些。
- May 21 Wed 2008 20:50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Butterfly Lovers Violin Concerto
Image Source: JupiterImages,Photographer: Hemera Technologies
前幾天與朋友聊天,友人感嘆世界上的經典戲曲、歌劇、音樂作品,幾乎是西方人的天下,幾乎不見華人的作品。這番話,讓我想起何占豪和陳鋼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這首曲子,算是華人作品中,較為西方樂壇所知的。把這篇文章歸類在「情歌DoReMi」,應該很恰當,因為樂曲所陳述的故事,便是梁山泊與祝英台淒美動人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