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宣告
(創用CC 3.0 台灣)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詳見(請點閱)】 ... 初心 ... 及「文章引用、轉貼/轉寄相關事宜」

目前分類:Ψ—自我&健康心理學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Image Source: JupiterImages



文章出處:中國時報 (休閒生活) 930510



  「內在小孩」是源自於兒時經驗而存在於人們內心的一個心理實體。

  很多人的形體雖然長大了,卻因為小時候的一些基本需求沒有被滿足,或有被傷害的經驗,導致這些人的內心其實還存留著脆弱、受傷、需要被關注的童稚小孩,這就是內在小孩。

  同時,這些人日後自我關懷與照顧能力也沒被發展出來,以致於童年的負面經驗仍持續干擾長大成人後的生活。

  為了幫助大家瞭解自己的「內在小孩」,勵馨基金會設計了此份問卷,希望能讓大家對自己的「內在小孩」得到一個概略性的分析與瞭解。

  以下問卷協助自己瞭解自己的「內在小孩」,每一題作答時間建議不超過3秒鍾,請直覺而誠實地回答以下問題。


「認識自我內在小孩評量表 」
 01、我很容易去討好別人。
 02、在我內心深處,我覺得自己有問題,跟別人不一樣。
 03、當我為自己爭取權益時,會感到不安,寧可委曲自己。
 04、我做事嚴謹,凡事要求完美。
 05、我實在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06、我曾有或正有飲食失常的問題 。
 07、我常不知道自己情緒上真正的感覺。
 08、我願意做任何事情來讓別人不要生氣或避免衝突產生。
 09、我幾乎從不表達自己負面的情緒。
 10、我有睡眠失常的問題。
 11、我覺得人是靠不住的,包括我自己在內。
 12、我很怕單獨一個人,願意做任何事來避免獨處的情況。
 13、我發現自己會做自認為別人期待我去做的事。
 14、要我關心別人,比關心自己還來得容易些。
 15、我很好強,而且討厭輸的感覺。




  如果你有3題以上答案為「是」,表示你忽略了自己的「內在小孩」很久了!建議你勇敢面對問題來源,藉由自我認識、成長等相關書籍、課程或參與團體著手,逐漸讓你的內、外在自我更能均衡一下。

  如果你有5題以上答案為「是」,表示你的「 內在小孩」受傷程度不輕!建議你要花時間學習照顧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機會的話,可以找專業人員協助,相信對療癒受傷的內在小孩會大有助益。




【延伸閱讀】
傾聽並疼惜自己的內在小孩






voicexml

cyber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如要引用轉載本文,請告知作者。
並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勿擅改標題和內容,不得作為商業用途。※


作者:Cyberreading

~如果人生像四季,那麼中年應該算是人生的秋天吧?!雖然秋天給人蕭瑟的感覺,但對許多人來說,「秋」也是最美的季節。秋天的景致美麗與否,端看你用哪種眼光欣賞~


孔子說:「四十而不惑」,人到了這個年紀,通達事理、人情練達,應該是感覺最幸福的年紀;但英國瓦魏克大學及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學者研究來自七十個國家、兩百萬人的資料後發現,若以人的幸福感為縱軸、年齡為橫軸所畫出的曲線,是一U字形,意謂:

中年人的幸福感最低 1。面臨生理機能的退化、生涯的轉變,人步入中年後很可能發生調適上的困難,此謂「中年危機」。


【生理的變化—更年期的影響】


人在中年(
40-60)時期,生理老化的現象愈益明顯,對女性來說,卵巢功能退化、體內荷爾蒙減少,生理開始出現熱潮紅、夜間盜汗、背痛、關節痛等現象,而在生活中,經常感到焦慮、憂鬱、失眠、記憶衰退、情緒不穩定。皮下組織及水份減少,失去光澤,更使不少女性擔心美麗不再,對自己失去信心。

這個時期的男性在生理上則出現失眠、掉髮、禿頭、體力、耐力衰退,性慾降低、性能力及記憶力減退等,情緒上則和女性更年期的現象類似:情緒不穩、敏感易怒、容易緊張、沮喪、憂鬱。對某些男性而言,這種生理上的退化,在心理上造成一種威脅,認為自己不再像過去那麼有男性氣概(那麼man)。


【生涯的轉變—空巢期的現象】


中年人也面臨人際角色的巨大變化,諸如:親人死亡、自己或伴侶退休、子女獨立出外求學或結婚生子
等。親人的死亡,讓個人開始認真面對死亡的議題以及自己的老化;自己或伴侶的退休、子女離家,讓生活形態和夫妻間的相處需要重新調整;子女的獨立,讓自己感到不再被需要、感到孤單,失去價值感。

有些人也會在中年時期經歷伴侶的死亡,或是新婚、再婚,雖然不屬於空巢期,但在生活型態、財物分配、以及人際互動和相處有極大的改變。



【心理的轉變—中年危機】


自我的重新定義

因為生理機能的減退,感到力不從心、影響了自我意像,有些人無法面對年華老去的事實,有些人害怕或懷疑自己不再具有吸引力,對自己的價值產生動搖、失去信心。而對有子女的人而言,子女逐漸獨立,不再像過去需要、依賴自己,內心不免感覺失落或是恐慌。


對大多數男性而言,工作和事業仍是生活重心,對自我的評價也多半來自於此,所以一旦退休之後,便會面臨角色期待的失落—過去我是某某主任、某某總經理,沒有了這些頭銜,無事可作,我是誰?


人生意義的探尋、生命價值的再確認

對中年人來說,其事業和自我能力幾乎是在這個時期達到人生發展的顛峰,這或許意味著以後只會走下坡,不會再更好,於是不免會有「接下來我還能作什麼」這樣的疑問,也可能失去生活的方向與目標,在心裡上夾雜著失落、憂心與空虛。若過去的夢想至今未能實現,
在體力減退、鬥志不若從前、未來時間不多的狀況下,個人更容易感覺此生大概就只是如此了。

再方面,中年人多半面臨子女教育經費增加,父母親需要更多心力的照顧,是壓力最大的時期。有些親友開始面臨生病或是死亡,因此會對人生價值產生質疑,開始思索過去奮鬥努力的意義:「我過去大半輩子那麼努力拼命,為誰辛苦為誰忙?」重新省思:「過去的犧牲是否值得?過去所重視的一切,現在是否一樣重要?」


簡言之,即:往後看,過去努力是否值得?過去對婚姻、對職業、對人生方向的選擇是否正確、滿不滿意;往前看,對於所剩的時日,該怎樣度過、該怎麼把握?








【中年危機的調適與保健】

坦然接受、學習放下

對於有強迫性格2、完美主義的人來說,步入更年期後易感力不從心,因為感覺人生的一切越來越不在自己掌控之中,因而特別容易感覺失望、自責、自卑、沒有價值感。

另一些人,喜歡沈湎於年輕時的美好青春,而難以坦然面對身心的變化。心理上抗拒接受,卻又不得不看見、不意識到生理機能的改變,若一味否認、逃避、不積極去處理,往往使得內心多股力量交錯,造成心有千千結,焦躁、迷惘、自憐和憂鬱。

既然無法避免,何不坦然接受並用正面的態度去面對?既然無法掌控,何不學習放手、學習多一點彈性,讓自己有更多自由?若對於更年期、中年危機有多一點的認識,積極規劃、調整生活,將有助於身心的調適。

注重飲食健康,維持運動習慣

更年期女性缺乏雌激素,使得血管內壞的膽固醇增加、好的膽固醇減少,若長期運動不足,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增加。另,研究指出許多老化疾病與男性更年期有關,如糖尿病、膽固醇代謝異常、心臟血管疾病、憂鬱症及腦神經疾病等。所以,注重均衡、清淡的飲食,可減低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此外,運動可以提高新陳代謝率,降低膽固醇,也可以減少男性荷爾蒙的下降及勃起度的不足,對於預防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有正面功效。運動,也可抒解壓力、增加腦中的血清素,改善低落的心情,避免(更年期的)憂鬱。

女性、男性賀爾蒙的補充,或是藉由攝食某些類別的食物也可減緩更年期的癥狀,限於篇幅,本文不討論。

自我瞭解、自我探索、正向的觀點

自我瞭解、自我探索,其實是一生的課題:隨著社會角色的改變,我們不斷認識自己的不同面向,中年,也是人生一個重要階段,在身心面臨改變的同時,對於自我的觀感、體認也在改變。

中年危機,雖然可能使人一時困惑、失去應對的能力,但也是一次「機會」,讓人重新認識自己,對於過去重新詮釋、定義,更讓人再次省思自我發展的方向。這個機會可以幫助個人成長,也可使人絕望,端看個人用什麼態度面對它,正如我在文章最初所言:「秋天的景致美麗與否,端看你用哪種眼光欣賞」!


1Blanchflower, D.G.., & Oswald, A.J. (2008). Is well-being U-shaped over the life cycl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6, 1733-1749.

2:強迫性格又稱完美性格,常見的特質是:過度小心謹慎,凡事過於專注於細節、規則、順序等、高度責任感、常自責,完美主義,僵化與固執,無法應付環境突然的改變。


【延伸聆賞:中年之歌—The Ballad of Paul K



以下這首《The Ballad of Paul K》是由McFly這個團體所寫及演唱;歌詞中所描述的,是這些團員們中年父親的寫照…..


THE BALLAD OF PAUL K


(Written by Tom Fletcher, Danny Jones, Dougie Poynter;中譯:Cyberreading)

He's drinking cold corona
他喝著冰涼的Corona
Feels like he's getting older
驚覺自己逐漸蒼老
Now and noticing how he's finding 此刻的他,發現了一些轉變
Grey hairs left in the shower 洗澡時掉落的灰白頭髮
Tattoos fade by the hour 急速褪卻的刺青
And he can’t understand these feelings 他無法明白心中怪異複雜的感受

Why life is getting him down
為何人生使他感覺如此低落
He used to smile now he frowns 以前的他總面帶微笑,現在他眉頭深鎖
And cries inside 內心哭泣
Its been this way for a while 已經這樣好一陣子了
And he can’t seem to put things right
他似乎無法將事情做好

When life has been unkind
當人生對你不友善
And you’re losing your mind
當你幾乎要抓狂
Look in the mirror afraid of what you'll find 看著鏡子卻怕發現
Feels like time’s not on your side
時間並不站在你這邊(即,歲月催人老)

He doesn’t like to mention
他並不想提起
Applying for his pension 已經申請了退休金
So his children don't know he's heading into a mid-life crisis
這樣一來他的孩子便不知道他正面臨中年危機
He can’t afford the prices for the new kitchen floor he’s buying
他無力負擔新的廚房地板


He's been a drunk all his life
他的一生似乎總是爛醉如泥、神智不清
Two kids, a dog and a wife 兩個孩子、一隻狗、一個老婆
He doesn’t know 他很迷惘
And in the daytime he just sits and watches television shows
他白天就只是坐在電視機前看節目

When life has been unkind
當人生對你不友善
And you’re losing your mind 當你幾乎要抓狂
Look in the mirror afraid of what you'll find 看著鏡子卻怕發現
Feels like time’s not on your side
時間並不站在你這邊(即,歲月催人老)

Don’t know why but somehow 不知道為何如此但好像
The ones you love you hate now, 原本你所愛的人現在卻恨得牙癢
You feel down and blue
你的心情低落、抑鬱寡歡

Look at what you've thrown away
檢視過往你所丟棄的一切
They stood beside you all the way
他(它)們一直支持著你
Now its too late, its too late for you 但現在為時已晚

When life has been unkind
當人生對你不友善
And you’re losing your mind 當你幾乎要抓狂
Look in the mirror afraid of what you'll find 看著鏡子卻怕發現
Feels like time’s not on your side
時間並不站在你這邊(即,歲月催人老)


  


 


【延伸閱讀】


中年危機:憂鬱44歲,U形人生谷底
 更年期症候群(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張育彰醫師)
 認識更年期障礙(高醫婦產科‧蔡英美醫師/副教授)
高醫醫訊月刊第十九卷第十一期(女性更年期專題)
男性更年期知多少(高醫小港院區泌尿科‧王起杰主任,護理學院‧沈素月講師)
 淺談男性更年期及憂鬱症狀(松德診所身心科‧林耿立醫師)
「是老化,也是一個新的開始」--淺談男性更年期(長庚醫院林口院區精神科‧陳景彥醫師)







voicexml


cyber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仰望紐約帝國大廈和藍天


本來想寫一篇關於正向思考的文章,恰好從朋友轉寄的文章中,發現這一篇報導;文中特別提到醫學和心理學的觀點,整理得很清楚,與大家分享。


《正向思考才能擁有快樂人生》


大紀元2 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唐依旋綜合編譯報導)  在現代社會複雜的生活中,人們較以往更容易遇到令自己挫折與沮喪的情況。有許多人因此而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甚至對自己與人生失去信心。面對心理脆弱 的問題,許多人只單純的認為是天生的個性差異。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是否能時時保持正向思考,除了先天的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自己內心的選擇。

樂觀與悲觀之間,也不過只有那麼一線之隔。 樂觀的人內心總是充滿著希望,在困境之中看到的多半是光明與機會;而悲觀的人內心多充滿著怯懦與絕望,在遇到困難時,往往只會看到黑暗與失敗。


正向思考對人體的影響

科 學家們發現,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分泌出的神經傳導物質,經過實驗證明具有刺激細胞生長發育的功能。一個樂觀的人,因為常常使用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所以 經常分泌出讓細胞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因此,樂觀的人比較不容易生病。而一個悲觀、憤世嫉俗的人,神經系統則會不斷的使用負向思考的神經,而分泌出一些使 細胞凋亡的神經化學物質。

醫學上也發現, 神經系統與免疫系統是相關聯的。當正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分泌出能讓細胞生長健康的神經化學物質時,人體的免疫細胞也同樣會變得比較活躍,並分化出更多健康的 免疫細胞,對於疾病也就更有抵抗力。但是,一個悲觀的人卻會因身體中的免疫系統被負向思考的神經系統影響,導致許多免疫細胞死亡而失去了對人體的保護作 用。

從心理學實證方面來說,研究學者寇菲 (Cofer)指出:當人們遇到挫折時,高達九成以上的人會有攻擊、退縮、壓抑、固執等反應,而正面思考的人會有這些反應的比率則低於一成。


保持正向思考的好習慣

人 在面對挫折時,心裏非常容易不由自主的一次次回憶那些令自己傷痛的感覺與事物。若是仔細的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便會發現,自己已沉陷在那些不愉快的思想之 中而無法自拔;開始怨恨曾經傷害過他的人、害怕面對生命中的挑戰、或是覺得羞愧沒有達到應做到的標準。剛開始也許只是一種很微小的挫折感,但隨著思想的強 化,很可能會被擴大成很大的一個心理影響。

在 《今日心理學》中,凱瑟琳‧馬格溫(Kathleen McGowan)表示:人如果能夠學習控制自己的思維,尤其是在面對一些負面情緒時,生活也相對會變得容易許多。人們會更容易忘掉那些使自己感到挫折及生 氣的人、事、物。藉由訓練,人可以更瞭解自己的負面情緒以及應對的方法,並使自己不被負面的情緒所操控。

美 國內華達大學的心理學家海斯 (Stephen Hayes)表示:「更有效的辦法是接受那種負面的想法,但是學習使自己與那種會強化它的力量區隔開來。」讓自己脫離那個已在大腦中形成的思維軌道。將自 己脫離出那個不愉快的記憶當中,並反問自己:我為什麼不選擇放鬆些及快樂些呢?當負面的感覺出現時,對這種情緒保持警覺,但不在思想中強化它、看重它。例 如:當你因工作時犯了錯誤而感到自責時,試著告訴自己,我已經意識到自己所犯下的錯誤了。當自己的腦中閃過一些自責的言語時,也可以嘗試著將那些感受說出 來。重點是,使自己保持不為這些情緒所牽動。


保持正向思考的幾個方式

要 在現實生活中做到心平氣和的面對每一件事並不容易。如果只是一味的壓抑自己的負面想法,其實並不會對情緒的舒解有任何幫助。相反的,只會使情況變得更糟。 研究顯示:當人竭力的抑制負面情緒時,其實只會更強化它,使它變得更難根除。因此,諸如「否定不快樂的感覺」、「避免矛盾產生的可能」、以及「藉酒澆愁」 等方式都不會對正面的處理事情有太大的幫助。

心理醫生也提供了幾個能夠讓我們經常保持正向思考的方法。

1. 以包容的心來看待身邊的人、事、物。

2. 儘量不說批判及攻擊性的言論。

3. 仔細觀查生活的周遭,並懂得以感謝的心來面對。

4. 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放鬆方式:如聽音樂、閱讀、打坐冥想等。

5. 不斷提醒自己:任何危機都可能成為一種轉機。

6. 多一點付出、少一點期待;凡事做而不求。

7. 克服恐懼的心理、成為生命的勇者。






ivr

cyber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孟克《吶喊》‧E. Munch《Scream》,1893
                                                                                                                                                      
※ 如要引用轉載本文,請告知作者。
並請註明作者和出處,勿擅改標題和內容,不得作為商業用途。※

作者:Cyberreading

青少年自殺的新聞,往往引起社會大眾的注意,但青少年「自傷」的問題也值得我們關心。根據陳毓文等人(民90)對全台灣區國高中、高職青少年的研究1,兩千多名受訪者中,有53.8%的受訪者曾經有過自殺的念頭,其中8.6%曾有過自殺行動,23%曾有過自殘的行為。



【何謂自傷行為】

所謂自殘或自傷的行為,是刻意傷害個人的肉體,製造身體痛苦,以解決心理、精神層面的痛苦和折磨,但並無結束生命的意願(或意識裡並不清楚要結束自己生命)。換句話說,是一種「以身體的疼痛,轉移心理創傷」的自我療傷模式。自傷者希望透過這樣的行為,舒緩內在的痛苦、壓力、憤怒、急躁以及空虛的感覺,改變自己的情緒和意識,但甚少有結束生命的意圖。



【自傷行為包括…】

自傷行為,顧名思義,造成身體傷害的行為,最常見的有割腕、撞頭。這些傷害行為很少造成重大傷害或有生命危險,但有少數人會死於失算和意外 。

Bodies Under Siege: Self-mutilation and Body Modification in Culture and Psychiatry》的作者Favazza,將自我傷害行為分成兩大類型,第一種,為文化相關的自傷行為,多為習慣或儀式行為例如:新幾內亞青少年的成年禮—他們會讓自己流鼻血,象徵身體的潔淨,如同女性有月經一般。太平洋某些島嶼,生者切斷自己手指以示對親人往生的哀悼儀式。




第二大類型又細分為:(1)嚴重自我傷害/殘害行為(major self-mutilation)2、(2)刻板化自我傷害行為(stereotypical self-mutilation),以及(3)表淺性或中度自傷行為(superficial or moderate self-mutilation)。


(1)嚴重自我傷害/殘害行為(major self-mutilation)
發生的頻率不高,常突然發生,身體相當的部位被去除或破壞,合併重大的組織傷害與出血,因而造成永久性的形體損毀。通常發生在精神病狀態或急性藥物中毒。
行為:去勢、截肢、挖眼睛
嚴重的程度:重度或是嚴重到威脅生命安全。
發生的機會:單獨出現
行為的型態:衝動,有具體計畫或象徵性。
相關的疾病:精神分裂症、情感器官、器質性精神病如躁鬱症、藥物中毒、嚴重人格疾患、變性慾。

(2)刻板化自我傷害行為(stereotypical self-mutilation


固定的自我傷害,通常是週期性且刻板重覆的,是機構中的智障者最常見的自傷行為,但也發生在自閉症、精神病或精神分裂症的情形。
行為:撞頭、打自己、咬自己嘴唇手、摳自己皮膚或抓傷皮膚、咬傷自己的身體、拔頭髮。
嚴重的程度:中度~(有時可能威脅到生命安全。)
發生的機會:高度重複性或固定不變的。
行為的型態:固定,似有一股力量在驅動。
相關的疾病:智能不足、自閉症等

(3)表淺性或中度自傷行為(superficial or moderate self-mutilation)。


情緒障礙的重要指標,不會造成生命危險或身體損毀,偶而才發生,少有規則性重覆的情形。但有些則發展為上癮行為,甚至整個人腦海都一直在想著這衝動。這也是青少年問題中最應注意的。這情形又再分成三種:

→ 強迫性自我傷害(Compulsive self-injury):最常見的為拔頭髮(trichotillomania) 與傷害皮膚,主要是去除主觀意志中皮膚的缺點或瑕疵,是強迫症狀的一部分。

→ 偶發性自我傷害(Episodic self-injury):多半不會承認自己有殘害自己的習慣,可能是疾病的一種症狀與合併症,常見於焦慮症、解離症、 憂鬱症與人格異常。

→ 重覆性的自我傷害(repetitive self-injury):與偶發性自我傷害的差別在於程度之分,也在個人對此行為的認同度。偶發性的通常是發生在不覺得這是怎麼一回事,也不認為自己在自我傷害,經常出現在急性適應問題。然而,偶發性的可能發展為重覆性,一旦行為者變成執著於自傷行為,並且承認自己就是傷害者,就會變成 repetitive self- injurer,他們會承認自己沈迷於自我傷害(addictive),常用割腕與燒燙傷的方式,一般會被認為是一種衝動控制障礙的類型(impulse control disorder,NOS)。


我認為,與其作這樣的分類,不如深入瞭解行為發生的模式,以及背後的成因,如此方能有效瞭解狀況,並幫助自傷者,或協助其尋求專業照護。



【為什麼自傷行為能夠讓自傷者感覺變好/為什麼要自傷】

★ 自傷行為能立即、快速地改變生理和心理間的張力。
一般而言,會出現自傷行為,是個人感覺被負面情緒淹沒(overwhelmed)、個人無法控制、壓抑、調適這樣的情緒,感到被困在極度驚恐不安的情緒裡、感到不知所措。透過經驗肉體的傷害,轉移注意力,改變心理痛苦的程度。雖然自傷之後,情緒不一定會變好,但至少,和先前的狀態相比是一種平靜的負面心境(clam bad feeling)。


★ 對某些人來說,他們沒有機會學到有效的情緒調適方法。
一部份會產生自傷行為的人,過去曾有受虐或受暴的經驗(不論「言語」或「肢體」)。當侵犯他(她),虐待他(她)的人同時也是保護他(她)的人,愛與痛苦同時存在,於是,當個體感覺不被愛或潛意識要追求被愛的感覺,就會藉著疼痛讓自己感覺被愛。

但並非每個有自傷行為的人都有受虐或受暴的經驗。有一部份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某些情緒(特別是憤怒和悲傷)和想法是不被允許的,或者,被教導有某些情緒或想法是錯誤的、不好的,表達這樣的情緒或想法會被懲罰,因此,他們沒有機會學到如何面對並有效地處理這方面的情緒;或用自傷的方式來懲罰自己消弭自己的罪惡感。


★ 神經傳導物質的影響
有研究者懷疑自傷行為會使腦內啡(endorphins)的分泌增加,而腦內啡可使人產生愉悅感。


★ 社會情境的影響
加拿大曾對一少女感化院做過調查,有百分之八十六的被收容少女有割劃自己皮膚的經驗。這些少女表示,這樣的行為讓她們感到滿足以及產生自我控制感。(a sense of satisfaction and control)

另外,青少年時期是尋求自我認同的關鍵時期,同儕的影響很大。自傷的行為有可能是看同學朋友這樣,覺得好玩,所以跟著這麼做,也可能是為了尋求友伴的認同和團體歸屬感。


★ 有自傷行為的青少年主要特徵(但並非有這些特徵的人都會有自傷行為)
-情緒表達困難
-認為某些情緒是不被允許的
-較少與人建立信任關係、內在敏感、脆弱,較少人際互動、自我封閉、自我責備


有一說,是自傷者企圖用這樣的行為迫使別人對他(她)同情和關切,並藉此手段來控制和操縱別人,建立他(她)所期望的親密關係。但我個人認為,在一開始就作這樣的認定,其實有點危險。因為大多數的自傷者不是過去有創傷經驗,就是不知如何表達和排解內心的痛苦情緒,因此,自傷行為的產生,可解讀為青少年的求救訊號,告訴他(她)身邊的大人和同學,他(她)內心感到極度痛苦,可是找不到適當的宣洩、抒解管道,他們其實渴望被瞭解、被同理,但大部分有自傷行為的青少年會刻意隱藏傷口與疤痕,認為此為丟臉的秘密,害怕被人發現



【如何幫助自傷青少年】

(一)接納同理的態度:以接納同理的態度面對自傷者,傾聽、瞭解他們的感受,建立正面、健康的投契關係,並協助他們有能力和勇氣,相信他們可以有一個真實親密而無暴力的健康依附關係。

(二)鼓勵尋求專業協助:無論自傷者是因為過去有受創的經驗,或者沒有機會學到情緒的表達和調適方法,鼓勵自傷者尋求專業的協助應為比較積極且正面的方法。透過專業人員的幫忙,可以以幫助自傷者瞭解並重整過去的經驗,瞭解自己行為的根本原因,並學習新的、健康的情緒處理方式。

在華人的觀念裡,多半有家醜不外揚的心態,但若家長或監護人不能或不願面對、正視孩子的求救訊號,並且用評價的眼光責備孩子、要求孩子,那麼孩子的狀況不可能更好。
同時,在接受專業協助的過程中,自傷者周遭的親人和友人的陪伴和支持是重要且必要的。改變的過程也許快慢不一,也許進一步退兩步,但親情和友情的堅定澆灌與照護,可以讓自傷者更有信心和毅力面對改變。




【註1】
陳毓文等(民90),青少年自傷行為分析及其因應對策,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註2】

英文 self-harm, self-inflicted violence, self-injury, self-injurious behavior 皆譯作自傷(行為),self-mutilation字面的意思是自我殘害,有時也作自我傷害解。





【延伸閱讀】
課業重 情緒差 學子自傷減壓(2002/11/25 聯合報

受困的青春(洪素珍,《割腕的誘惑:停止自我傷害》書序)
強烈推薦這一篇文章。作者使用書中人訪談內容的簡短摘錄,加以評析和導讀,可讓我們用很短的篇幅,一窺自傷者行為背後的成因。也可以讓我們看到情緒虐待(暴力)言語虐待(暴力)不亞於肢體虐待,對孩子來說,是一件多麽殘忍的事情,是給為人父母的一個警惕。

※ 吳四維,《自傷行為研討會




【孟克畫作賞析:吶喊,世紀末的孟克

: iamanne 製作 : 陳定鼎


吶喊是孟克最為人所熟知的作品。這幅作品同時也是孟克自己在繪畫創作上的一種嘗試,比較接近表現主義的作品。但是孟克從不相信、也不接受主義或教條,他認為主宰創作的重要因素,是畫家內在的情感。

如同孟克所堅持的理念一般,這幅作品成功的傳達孟克自身的感受、與他所承受生活中令人畏懼的成份,對時代的敵意、對自我內在的軟弱、人心的機械化、現代社會理性與科學取向等等思潮的抗議,這幅作品表達他的絕望與紓解之道。

畫中人物如同存在主義小說的主角,對所存在的環境似乎除了吶喊找不到出口。畫面呈現出高度的透視技法,碼頭伸向風景的深處,而畫中的風景又被海上路地與空 中波浪般的線條所掌控,吶喊的人物全身震顫著,背景中有兩個刻意被拉長的人物,從前方面面走來。吶喊的主人彷彿受到驚嚇面色慘黃,如同一具骷髏。畫中的色 彩代表畫家當時的心理狀態:空中強烈的紅與黃、風景中的藍、黃與綠,色彩與線條所產生的動感透露出不安。







ivr

cyber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有時候,我們有股莫名的失落,覺得空虛、匱乏,卻找不到原因;有時候我們感到似曾相識、熟悉的負面情緒,卻尋不著相關的記憶。有的人習慣性地壓抑自己的感受,逃避面對真實的情緒;另一些人則感覺和他人有距離,害怕承諾、對親密(感、關係)感到恐懼……。不禁讓我們困惑,這到底怎麼一回事?

我們都有被愛、被信任、被瞭解、被接納、被尊重的需求,也希望能有安全感。從心理發展的角度來說,這樣的需求在孩童時期顯得特別重要,因為若這些需求沒有被照顧、被滿足,將影響我們日後對愛的體會、信念,以及對人的信任。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小孩,我們稱他(她)為「內在小孩(inner child)」,是我們兒時經歷過的身心創傷留存於心理的經驗,是我們當時重要需求受到挫折、沒有被滿足所遺留的痕跡。如果這些負面經驗和感受沒有得到抒解、處理,往往會影響到我們的自我價值感、人際互動(親密關係尤甚),以及社會行為。

也有人認為,內在小孩是童年未受傷的自我狀態,這種看法接近我們常說的「赤子之心」,是自發的、愛玩的、天真的、具有創造力的。隨著社會化的過程,或者毒性教條的污染,這個內在小孩被忽略、被否定,甚至被嫌棄。和內在小孩疏離的結果,往往使我們產生情緒上的問題。

因此,當我們經驗到憤怒(生氣)、感覺受傷、覺得焦慮時,我們需要停下來,找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透過靜思、書寫等方式,好好傾聽我們內在小孩的聲音,看看他(她)到底怎麼了,確認他(她)的需求,檢視內在小孩與外在環境的衝突,進而照顧他(她)、撫慰他(她),滿足他(她)的需要。這樣的過程,讓我們得以更親近自己,更瞭解自己,使過去創傷慢慢被醫治,使我們心志的力量被增強(empowered)。

當然,必要的話,我們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註:
勵馨基金會製作了一段關於內在小孩的動畫短片:「你聽見你在哭」,可點選短片名稱欣賞。(若您的瀏覽器為Firefox,網頁可能無法正常顯示,建議使用IE)

【延伸閱讀】
自我測驗:尋找內在小孩



cyber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