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聯合報上看到一篇報導:「一對夫妻在網路聊天室匿名發洩婚姻之苦,沒想到他們訴苦的對象,竟然就是另一半。」現實生活中的他們,對彼此有諸多不滿,而在網路匿名的情況下,他們覺得對方是靈魂伴侶。後來,他們發現了實情,以離婚收場。
真是則有趣的新聞。
如果網路上的他們是真誠地互動,那代表,他們其實可以「相處」得不錯,也可以相互激發彼此良善的那一面,進而產生愛意。如果他們當初是因為愛而結合,那麼,生活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們忘記結婚的初衷,讓他們忘記去看到對方的好?!
兩人都想往外發展,在網路上尋找慰藉,代表了他們都不滿意現實的婚姻生活;但他們在網路上卻可以因為不知道對方是誰,「重新瞭解」對方,用另一個角度看同一個人,而看到在現實生活中看不到的(或忽略、忘記的);這其實也可以是他們挽救婚姻,重新調整相處方式的契機。
看完這則新聞,我的第一個感受是「可惜」,如果後續的處理可以再細緻一些,彼此調整好情緒,坐下來好好談談,或許,可以是另一個開始。很多時候,情侶或夫妻間的相處,可能因為已經太熟悉,所以忘記了當初被對方吸引時的悸動;也或許,生活中的摩擦與不滿的情緒慢慢累積,對對方負面的想法和感受已經多於其他。兩人之間是否溝通無礙,是否能彼此體諒、是否能找到方法調適負面情緒...其實是相當重要的。這則新聞,似乎再一次提醒我們:
(1)多去看對方的良善與美好,換個角度欣賞,就是不同的風景
(2)不要輕易破壞彼此的信任,信任一旦消失,就很難在溝通中取得瞭解和共識。
【轉貼原新聞】2007/09/20 聯合報‧紐約特派員林少予09/19電
一對夫妻在網路聊天室匿名發洩婚姻之苦,沒想到他們訴苦的對象
英國「都會報」十七日報導,一位化名「蜜糖」的女子
沒想到,「蜜糖」與「喜悅王子」在現實世界中,就是那對他們口中的
「蜜糖」與「喜悅王子」相約見面,才發現原來網路約會的對象
廿七歲的莎娜說:「我當時忽然墜入情網,我很訝異我們都有相同的爛
卅二歲的阿德南說:「我到現在都不敢相信,聊天時寫了那麼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