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retrieved from jupiterimages

先聲明,我沒想去算命館踢館,也無意批評算命;老實說,曾經有一陣子,我還挺愛「研究」星座書,也對算命好奇。所以,本文不是在批評算命,也沒有制止大家算命,只想談一談心理學家曾研究過的一個現象,稱為「巴南效應Barnum Effect,又作包南效應、巴納姆效應)」。
 
如果大家翻過星座書、用過線上互動軟體看過自己的命盤(占星圖或是紫微命盤),再看看網路上所提供的粗略解釋,您是否覺得還蠻準的?我曾經一時興起,輸入不同的生辰資料,結果跑出來的結果大同小異。
 
這讓我回想起大學時代,系上與某單位合辦心理週的活動,我們擺了個攤位,運用電腦程式提供個性分析。首先,讓來訪的民眾填寫相關資料,然後輸入電腦以提供分析,最後還加上一對一的解說。民眾並不知道我們拿給每個來訪者的個性分析內容都是一樣的,當我們事後解說的時候,總是先問他們覺得這個分析準不準,幾乎每個人都會說準或是小準。當然,我們不想騙人,所以我們在解說的最後告知實際的狀況,也說明這是所謂的Barnum Effect
 
Barnum Effect指的是:當吾人用一些普通、廣泛(含糊不清)的形容詞來描述一個人的時候,人們往往很容易就接受它,認為敘述中所說的反映出自己。
 
我們當時的活動設計,其實是參考心理學家Bertram R. Forer在1948年對他的學生所做的實驗。他告訴他的學生,將為他們實施一項人格測驗,並在施測完後,給每一個人「獨特簡短」的人格描述;他並請學生評斷此項人格描述是否符合他們的實際個性。事實上,Forer 給學生的人格描述只有一種,而且很含糊,而學生給予的回饋結果,在五點量表上得到4.26分,顯示大家覺得測驗結果的人格的描述相當準確。
 
Forer 給學生的人格描述如下:
◆ 你相當需要別人喜歡、羨慕、尊敬你
◆ 你常對自己要求嚴格
◆ 自覺有相當的潛能,並尚未被開發。
◆ 您自覺在人格上有缺陷,但你有能力去彌補它
◆ 你對於性的適應有困擾
◆ 雖然外表上你看來相當有自制力,但內心卻常常沒有安全感,並擔心自己的表現
◆ 你發現對別人坦白並非好事
◆ 你有時很外向、開放,有時卻相當內向、保守


如果不知道原委始末,您是不是也認為這些句子描述的是自己呢?
 
後話
我認為,「專業」的西洋占星術,和東方的命理學,是門深奧的學問,如果真要算命,其實不是只知道太陽星座就行,也不是只排出各宮主星就可以。這篇文章,只想提醒大家,這些結果可以參考,但不要迷信。很多命理學家也常常呼籲:算命的結果是讓你對自己有些瞭解和參考。「命不能改,運卻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延伸閱讀】 

維基百科「巴納姆效應

Forer, B. R. (1949). The fallacy of personal validation: A classroom demonstration of gullibility.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 118-123.
 

Dickson, D. H. and Kelly, I. W. (1985). The 'Barnum Effect' in Personality Assessmen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sychological Reports, 57, 367-38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yberread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